近日,楚雄州中医医院康复科住进了一位特殊的患者——百岁高龄的王爷爷。王爷爷因去年突发中风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肢体活动严重受限、吞咽进食困难,只能长期卧床,完全失去了日常自主生活能力。
王爷爷入院后,康复科综合评估其病情,中医康复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以中医药、针灸、现代康复训练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高龄、体虚、瘀阻的病机特点,辩证施治,开具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滋补肝肾”为原则的中药方剂加减内服,蜡疗外敷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皆在改善整体体质和促进脑补血液循环、肢体功能与神经修复;针灸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重点取穴以百会、四神聪、印堂、水沟、双侧内关、患侧三阴交等穴,配合体针局部取穴(如肩髃、曲池、合谷、后溪、足三里、阳陵泉、太溪、太冲等),运用特定手法激发经气,有效改善神志、肢体运功障碍、言语功能及吞咽能力;运动疗法采用床上良肢位摆放、被动、助力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及辅助站立位练习;物理因子治疗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中频脉冲电治疗等,促进肌肉收缩和感觉输入。
王爷爷住院期间,康复科“医护康”团队紧密协作,精心照料,全程动态评估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同时高度关注他的情绪变动,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王爷爷左侧肢体功能、言语及吞咽功能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重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家属的照护负担也大大减轻。
王爷爷的成功康复案例有力证明了,对于传统观念中康复困难的高龄中风患者,整合中医药、针灸与现代康复技术的综合疗法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潜力。这为老年医学,尤其是超高龄人群的中风后功能重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和发展方向。未来,我院将持续探索优化这一综合模式,努力惠及更多老年患者。
科学复健提升身体机能
人到中老年,身体机能难免出现衰退,意外损伤或慢性疾病也可能带来功能障碍。而科学复健恰如一把“修复钥匙”,能帮助身体找回平衡与活力。无论是关节术后的功能训练、神经损伤后的康复锻炼,还是针对衰老导致的肌力下降、行动不便进行的针对性恢复,科学复健都遵循人体生理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精准的动作指导,激活沉睡的肌肉力量,改善肢体协调性,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科学复健让老年人在面对健康挑战时不再被动承受,而是主动重建身体的“防护墙”,逐步恢复受损功能,延续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康复科简介
楚雄州中医医院康复科起源于建院之初成立的针灸推拿科,2020年4月正式独立成科,现已发展成为以专病为基础、以功能康复为导向、以康复技术为核心、以彝医特色为优势的楚雄地区中医规模最大的综合康复诊疗中心,是楚雄州康复治疗质控中心的挂靠科室及楚雄州康复医学会脑卒中康复分会的主委科室。科室2022年获批云南省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康复科)建设项目,2024年成为云南省彝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核心科室。
现有成员36人,其中医师14人、康复治疗师8人、护士14人,有云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彝乡名医1人、楚雄州彝医药大师工作室领衔人1人、楚雄州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科室开放床位103张,有传统康复治疗室、护理综合治疗室、OT室治疗室、ST治疗室、康复功能训练大厅等。
硬件设施:设有骨伤(肌骨)康复单元、脑病(痿病)康复单元、心肺康复单元、重症康复单元、老年病康复单元,拥有肌骨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神经康复、心肺康复、重症康复、持续性植物状态康复、脊柱侧弯康复、快速康复、体医融合康复等亚专科康复技术团队。有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与评估系统A8-3S、平衡测试与训练系统、气囊式体外反搏治疗装置、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阿基米德与SET悬吊康复工作站、汉语失语症评估训练系统、上肢综合训练A2系统、手功能综合训练桌、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器、经颅直流电TDCs刺激仪等先进康复治疗设备。
服务范围: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骨科术后及运动创伤康复(脊柱或四肢骨折手术后、脊髓损伤、关节置换手术后、截肢、各关节及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脱位、脊柱侧弯、脊椎压缩性骨折),外科手术后康复,创伤性关节粘连和僵硬(肩、肘、腕、髋、膝踝),心肺康复等。
中医特色优势:开展彝医水膏药、彝医湿热敷、彝药封包、彝医敲治疗法等10余项特色治疗项目,以及“靳三针”调神针法、“管氏”特殊针法、通浊调清针法、通督调阳针法、颊针、推拿、艾灸、中药熏洗、穴位贴敷、耳部刮痧、神经阻滞、穴位埋线、小针刀等2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
现代康复技术: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CST颅骶椎疗法、施罗斯脊柱侧弯训练、SET悬吊、等速肌力训练、川平疗法、PNF治疗、Brunnstrom评估治疗、ADL评估训练、认知功能评估治疗、言语评估治疗、构音障碍评估治疗、神经松动、Bobath、Rood治疗、肌肉能量、筋膜松解手法、意大利筋膜手法、平衡协调功能训练、牵伸、贴扎、经皮神经电刺激、经颅直流电TDCs治疗、经颅磁刺激、吞咽障碍治疗以及蜡疗、中频、低频、微波、冲击波、超声波等。
(康复科 尹兰仙)